1939年2月5日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作題為《反對投降主義》的講話。講話指出:要達到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目的,中心的任務就是要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鞏固統一戰線,就要進行兩條戰線的斗爭,反對關門主義與投降主義。統一與斗爭是統一戰線的原則問題,統一是統一戰線的第一個的基本的原則;斗爭是統一戰線的不可缺少的原則,這是不能也不應當忘記的?,F在國民黨采取防共政策,要從政治上組織上瓦解共產黨。我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940年2月5日
毛澤東、陳云等出席陜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毛澤東講話指出:自然科學是很好的東西,它能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自然科學是人們爭取自由的一種武裝。人們為著要在社會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會科學來了解社會,改造社會,進行社會革命;人們為著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學來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自然里得到自由。陳云講話指出:自然科學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生產力,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我們共產黨人對于自然科學是重視的,是尊重的。自然科學家在共產主義社會是可以大大發展的。自然科學界目前在邊區的任務,是研究發展邊區已有經濟建設基礎的問題。希望大家抱著不怕困難、絕不灰心的奮斗精神,去從事自然科學事業。毛澤東的講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二卷。
1980年2月5日
鄧小平談對《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改草案)》稿的修改意見時,就總綱中沒有提毛澤東思想的問題指出:這個問題是總綱中最大的問題。作為一種科學的語言,馬克思主義是可以包括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但如果我們的黨章中只提馬克思主義,不提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國際上就會有人說我們黨的性質變了,國內就牽涉到一個毛澤東思想的問題。所以,要寫上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1954年2月6日—10日
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劉少奇受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的委托向全會作報告,強調黨和軍隊的高級負責同志的團結,是全黨團結的關鍵,這些同志應當以身作則,為增強黨的團結而斗爭。
朱德在會上指出:黨的團結,特別是黨的中央委員會、省市委以上負責同志和武裝部隊高級負責同志之間的團結,是決定革命勝利最主要的關鍵。歷史一再證明:當著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都團結一致的時候,黨的政治領導作用就能充分地得到發揮,革命事業就大大地向前發展;反之,黨的政治領導的作用就削弱,革命事業的發展就受到損失,受到挫折,以至于失敗。
周恩來在最后一天的會上提出糾正錯誤的幾點意見:首先應該依靠黨,要相信黨不僅能夠發覺我們的錯誤,而且更能指導我們如何認識和改正錯誤。其次應該求教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通過學習,從檢查自己的黨性來認識自己的錯誤。第三,應該努力反省。第四,應該靠同志們的幫助。經過同志們的幫助,揭露出更多的錯誤,在政治上會更加健康起來。
劉少奇的報告節編收入《劉少奇選集》下卷;周恩來的講話節編收入《周恩來選集》下卷。
1987年2月6日
鄧小平同幾位中央負責人談話。鄧小平在談話中指出:為什么一談市場就說是資本主義,只有計劃才是社會主義?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它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好像一談計劃就是社會主義,這也是不對的,日本就有一個企劃廳嘛,美國也有計劃嘛。我們以前是學蘇聯的,搞計劃經濟。后來又講計劃經濟為主,現在不要再講這個了。十三大報告要在理論上闡述什么是社會主義,講清楚我們的改革是不是社會主義。要申明四個堅持的必要,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必要,改革開放的必要,在理論上講得更加明白。
1994年2月6日 江澤民在為《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干部選讀)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茖W技術日益滲透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最活躍的因素,并且歸根到底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F代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本世紀九十年代到下世紀中葉,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關鍵時期。和平與發展的世界進步潮流,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們要牢牢把握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緊緊追蹤世界科學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013年2月6日
習近平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的講話中指出,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需要全國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加強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各民主黨派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無黨派人士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一定要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為根本方向,提高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水平,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工商聯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履職能力建設,努力成為政治堅定、特色鮮明、作風優良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
1940年2月7日
延安出版的《中國工人》創刊號發表毛澤東為該刊寫的《發刊詞》。發刊詞指出:中國工人階級,二十年來,在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展開了英勇的斗爭,成了全國人民中最有覺悟的部分,成了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中國工人階級聯合農民和一切革命的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而斗爭,為驅逐日本帝國主義而斗爭,這個功勞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中國革命尚未成功,還須付出很大的氣力,團結自己,團結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團結知識分子,團結一切革命的人民。這是極大的政治任務和組織任務。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責任,這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責任,這是整個工人階級的責任。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的最后解放,只能在社會主義實現的時代,中國工人階級必須為此最后目的而奮斗。但是必須經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階段,才能進到社會主義的階段。所以,團結自己和團結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奮斗,這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當前的任務。工人中間應該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們應該有知識,有能力,不務空名,會干實事。沒有一大批這樣的干部,工人階級要求得解放是不可能的。工人階級應歡迎革命的知識分子幫助自己,決不可拒絕他們的幫助。因為沒有他們的幫助,自己就不能進步,革命也不能成功。這篇發刊詞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1953年2月7日
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議閉幕會上講話。談到打敗美帝國主義問題時指出:我們準備打的時間要長一點,最后就是要打敗它,前途是勝利的。我們已經打了兩年多了,這個仗要打多久時間,我看我們不要作決定。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談到學習蘇聯問題時指出:我們要進行偉大的五年計劃建設,工作很艱苦,經驗又不夠,因此要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應該懂得,我們這個民族,從來就是接受外國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的。在封建時代,唐朝興盛的時候,我國曾經和印度發生密切的關系。我們的唐三藏法師,萬里長征去取經,比較后代學外國困難得多。我們這個民族,從來不拒絕接受別的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帝國主義壓迫我們的時候,特別是中日戰爭我國失敗到辛亥革命那一段時間,就是說從一八九四年到一九一一年那一段時間,全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學習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學習他們的科學,有一個很大的高潮。那一次學習,對我們國家的進步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在自然科學方面,現在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大一批自然科學工作者,一批寶貴的遺產。但是比較現在我們學習蘇聯的規模,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效用,那是要差得遠的。我們現在學習蘇聯,應該采取真心真意的態度,把他們所有的長處都學來,不但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而且學習他們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切我們用得著的,統統應該虛心地學習。應該在全國掀起一個學習蘇聯的高潮,來建設我們的國家。談到反對官僚主義問題時指出:現在我們的黨政機關中間,存在著一部分很不健康的現象,這就是嚴重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我現在要著重講的,是官僚主義在中央機關幾十個部門,包括黨、政、軍,有一百幾十個單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要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這么繁重的任務,就應該克服官僚主義。要知道下面的命令主義、違法亂紀,是跟我們的官僚主義分不開的,因為我們沒有去過問,沒有去檢查,或者缺乏檢查。這次會議以后,要從我們中央開始,帶頭下去檢查。重點在反對官僚主義。官僚主義克服了,下面的命令主義、違法亂紀一定會克服。這些毛病去掉了,我們的五年計劃一定會成功,民主制度一定會發展,帝國主義一定會打垮,我們將取得完全的勝利。
2014年2月7日
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
布里廖夫: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您本人擔任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請問您的執政理念是什么?中國下一步改革重點領域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前景?
習近平:這是關系中國發展的重大問題。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至今已經35年多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還要繼續前進。我們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當前,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更加激烈,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認為,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為了集中力量推進改革,我們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我本人擔任組長,任務就是統一部署和協調一些重大問題,再把工作任務分解下去逐一落實。我把這叫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我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為什么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經過長期探索,我們已經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只要我們緊緊依靠13億多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們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最終實現我們確立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布里廖夫:您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快一年了,領導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您的感受是什么?您個人有哪些愛好?最喜歡哪些體育運動?
習近平: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56個民族,13億多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還不高,治理這樣一個國家很不容易,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我曾在中國不同地方長期工作,深知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層級方方面面的差異太大了。因此,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于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業,夙夜在公,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
談到愛好,我個人愛好閱讀、看電影、旅游、散步。你知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于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F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比如,我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和情節我都記得很清楚。
說到體育活動,我喜歡游泳、爬山等運動,游泳我四五歲就學會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冰雪項目中,我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特別是冰球,這項運動不僅需要個人力量和技巧,也需要團隊配合和協作,是很好的運動。
注:布里廖夫,即謝爾蓋·布里廖夫,俄羅斯電視臺主持人.
1935年2月8日
張聞天根據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發言內容起草的《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后印發。決議著重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重申了毛澤東在遵義會議發言中批評博古、李德所犯的戰略戰術的錯誤,明確指出博古在軍事上的單純防御路線是我們不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主要原因。
決議重新肯定了毛澤東等指揮紅軍多次取得反“圍剿”勝利所采取的戰略戰術原則。這些原則是:(一)當還沒有發現造成敵人弱點時,不應該即刻與之進行無勝利把握的決戰,而應以次要力量迷惑、引誘、鉗制敵人,將主力轉移到敵側翼后方隱蔽集結,待機殲敵。(二)在決戰的時候,集中兵力是絕對必要的,即以我軍的一部鉗制敵人的一路或數路,集中最大力量包圍敵這一路而消滅之,以此各個擊破敵人。(三)在粉碎敵人堡壘主義的戰術時,要發揮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的特長,所謂運動戰粉碎堡壘主義,即是在堡壘線內待敵人前進時大量消滅敵人的部隊,在堡壘線外即是在紅軍轉到廣大無堡壘地帶活動時,迫使敵人不得不離開堡壘來和我們作運動戰,只要我們靈活的、藝術的、出奇制勝的運用運動戰的戰略戰術原則,我們就一定能夠粉碎敵人的堡壘主義。(四)要進行戰爭的持久戰與戰役的速決戰。在戰爭持久戰的原則之下,要反對粉碎敵人“圍剿”之后可能發生的兩種錯誤傾向;在戰役速決的原則下,要反對根源于恐慌情緒的倉猝應戰。(五)利用反革命內部的每一沖突,從積極方面擴大他們內部的裂痕,使我們轉入反攻與進攻,是粉碎敵人“圍剿”的重要戰略之一。
決議批評了自戰略轉移以來,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指出:我們突圍的行動,在李德同志等的心目中,基本上不是堅決的與戰斗的,而是一種驚惶失措的逃跑的以及搬家式的行動。這一原則上的錯誤,一直發展到突圍戰役的最后階段。當紅軍到了湘黔邊境,在當時不利的敵我情況下,卻還是機械的要向二、六軍團地區前進,而不知按照已經變化了的情況來改變自己的行動方針。
決議還批評了博古、李德破壞中央政治局和軍委集體領導的錯誤,強調為了粉碎敵人新的圍攻,創造新蘇區,必須徹底糾正過去軍事領導上所犯的錯誤,并改善軍委的領導方式。決議對在創造新蘇區中實行高度機動的戰略戰術,對于更好地領導革命戰爭取得徹底勝利提出了新的要求。
1949年2月8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第二、第三野戰軍領導人并發有關野戰軍、中央局電。電報指出:今后將一反過去二十年先鄉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變為先城市后鄉村的方式。軍隊不但是一個戰斗隊,而且主要地是一個工作隊。軍隊干部應當全體學會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對付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善于對付資產階級,善于領導工人和組織工會,善于動員和組織青年,善于團結和訓練新區的干部,善于管理工業和商業,善于管理學校、報紙、通訊社和廣播電臺,善于處理外交事務,善于處理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問題,善于調劑城市和鄉村的關系,解決糧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問題,善于處理金融和財政問題??傊?,過去軍隊干部和戰士們所不熟悉的一切城市問題,今后均應全部負擔在自己的身上。你們前進,要占領四五個省的地區,除城市外,還有廣大鄉村的工作要你們去做。南方鄉村,因為完全是新區,和北方老區的工作根本不同。因此,鄉村工作,也得從新學習。但是,鄉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比較起來,是易于學習的。城市工作則較為困難,而又是目前學習的最主要方面。如果我們的干部不能迅速學會管理城市,則我們將會發生極大困難。軍隊還是一個戰斗隊,在這一點上決不能松氣。但是,軍隊變為工作隊,現在已經要求我們這樣提出任務了。如果現在我們還不提出此種任務,并下決心去做,我們就會犯極大的錯誤。這封電報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題為《把軍隊變為工作隊》。
1962年2月8日
陳云在七千人大會陜西省全體干部會議上講話,強調要通過“交換、比較、反復”,使認識更加正確。講話指出:我們常講實事求是,實事,就是要弄清楚實際情況;求是,就是要求根據研究所得的結果,拿出正確的政策。而弄清情況的辦法之一,就是多和別人交換意見。這樣做,可以使本來片面的看法逐漸全面起來。如果沒有反對意見,可以作點假設,從反面和各個側面考慮問題,并且研究各種條件和可能性。犯錯誤的人并不都是沒有一點事實根據,而是把片面當成了全面。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做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決定計劃,要把各種方案拿來比較。作了比較后,不要馬上決定問題,還要進行反復考慮,過一個時候再看看。這篇講話節編收入《陳云文選》第三卷。
來源: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